公元前283年,赵国都城邯郸张灯结彩,百姓们奔走相告。原来,使臣蔺相如刚刚从秦国凯旋,不仅带回了稀世珍宝和氏璧,更捍卫了赵国的尊严。在秦国王宫大殿上,这位出身低微的门客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勇气,他不仅识破了秦昭襄王假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玉璧的阴谋,更在众目睽睽之下将玉璧安全送回赵国。当蔺相如昂首挺胸走出秦宫时,整个赵国都为之沸腾。
邯郸的大街小巷,人们都在传颂着蔺相如的英勇事迹。赵惠文王龙颜大悦,破格将蔺相如提拔为上大夫,使他从一个普通门客一跃成为赵国重臣。庆功宴上,赵国君臣推杯换盏,仿佛已经战胜了那个令六国闻风丧胆的强秦。然而就在这欢庆时刻,一匹快马正从秦国边境疾驰而来——它带来的消息,将让所有人的笑容瞬间凝固。
秦昭襄王站在咸阳宫的高台上,目光阴郁地望向东方。完璧归赵的场景仍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——那个叫蔺相如的赵国使臣,竟敢在他的朝堂上以摔碎玉璧相要挟,最终还戏耍了整个秦国。摇曳的烛光映照着他铁青的面容,侍从们屏息静气,连大气都不敢出。
展开剩余68%好一个蔺相如,好一个赵国。秦王低沉的声音让身旁的相国范雎心头一紧。这绝不仅仅是一块玉璧的得失问题。
(因篇幅限制,后续内容无法完全展示,以下为部分节选)
渑池会盟的宴席上,酒过三巡后,秦昭襄王突然笑道:听说赵王精通音律,可否为寡人弹奏一曲?话音未落,秦国侍从已将瑟摆在了赵王面前。这分明是要将一国之君当作乐工来羞辱!赵惠文王面红耳赤,却不敢拒绝,只得勉强抚琴一曲。
秦国的史官立即提笔记录:某年某月某日,秦王令赵王鼓瑟。这一笔,足以让赵国在诸侯面前颜面尽失。就在此时,蔺相如手捧瓦缶,大步走到秦王面前:听说秦王擅长击缶,请为赵王击缶助兴!秦王脸色骤变,断然拒绝。
蔺相如目光如炬:五步之内,臣颈中之血足以溅大王一身!秦王侍卫欲上前制止,却被蔺相如的凛然气势所震慑。僵持片刻后,秦王无奈地轻敲了一下瓦缶。蔺相如立即高呼:请赵国史官记录:某年某月某日,秦王为赵王击缶!
秦臣不甘示弱,又有人高喊:请赵王割十五城为秦王祝寿!蔺相如当即反击:可以!请秦王以咸阳城作为赵王的寿礼!在这场外交较量中,蔺相如寸步不让,再次为赵国挽回了颜面。回国后,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,地位甚至超过了名将廉颇。
然而这表面的胜利之下,却暗藏着更深的危机。
发布于:天津市